返回

徐氏家族,符道求长生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89章 晋升二阶上品制符师(求订阅!)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国家的分部陆续抽调来的,听说是久视宗下了死命令,这次就跟魔教死磕到底了,一定要在豫州将魔教予以重创。

    再说徐志宇,他先是服下了五行补天丹,然后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吸收药效,来修复经脉和丹田的细小损伤。

    再他服下丹药之后,还出现了这样一种神奇现象,就是他内视己身的时候,发现除了修复损伤之外,多余的五行补天丹的药力,居然缓缓注入到他的灵根里面去了。

    红色的火灵根,绿色的木灵根,黄色的土灵根,在吸收了药效之后,三种灵根,居然各自增长了两分,他最突出的火灵根,也从原先的六寸八分,来到了七寸整。

    这个发现可是让他喜出望外,没想到这丹药的功效居然如此逆天,原先被人抬价,不得不以高价拍下此丹药的郁闷也一时消解,变得庆幸起来,同时心内想到:

    “我本身具有火、木、土三灵根,对应五行当中的三行,可是明明看到那五行补天丹的药力分作五份,只有三份进入到我具有的三条灵根当中去了,剩下的两份不知道去了何处?”

    其实他是有疑惑的,为什么这丹药要叫做五行补天丹,按照他自身情况来说,似乎三行(火、木、土)补天丹似乎更适合,既对应他的灵根,同时也不会有药效的浪费。

    不过那两份对应金、水灵根的药力,他却感觉并不是无缘无故消失了,而是去了他不知道的所在,但应该还是留在了他的体内,只不过他现在修为太低,发现不了其中的奥秘。

    但是他隐隐约约觉得,既然这种丹药五行齐补,并不依照灵根的多寡来炼制相应的几行丹药,肯定有它的道理,这让他第一次对于自己灵根的数量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。

    那就是每一个修士其实都身具金木水火土五行灵根,只不过是有些显现出来了,有些没有,显现出来的就是判断一个修士资质的依据,至于未显现的那些灵根,到底有什么用,这个他暂时还想不到,但是肯定有用,这是毋庸置疑的。

    对于这个猜想他只是深深的压在心底,未对任何人透露,也没有想要求证的想法,但是得益于灵根的增长,他在治疗好伤势之后的一年时间里,将自身的修为突破到了筑基五层,算是向着长生大道又迈出了一小步。

    闭关两年时间不但养好了伤,而且还将修为突破到了筑基五层,正好家族休战时间也结束了,所以他出关了。

    不过出关之后,也没听说家族被派遣任务的事情,所以他第三次拜访了单真君,一方面是为了感谢救命之恩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打探消息,徐家最适合的就是他了。

    三顾茅庐之下,终于见到了单真君,真君对他的拜访显得很愉悦,得知他的伤势已经彻底好了之时,对此表示很欣慰,嘘寒问暖的,热情极了。

    待他再三感谢了救命之恩,并且道明了来意之后,单真君却是告诉他,暂时没有任务派给徐家,让他回去安心修炼即可,不过一年之后,让他重新来找自己一趟,到时有任务交给他,让他去完成,之后真君便送了。

    回到家族左思右想,他也没有想出,真君一年之后,到底要他干什么去,不过于公于私他都无法推却,也只能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,努力增强自身实力!

    修为方面,刚突破筑基五层,短时间是无法在做突破了,要提高实力,也只能借助外物,他选择了将自身的制符术品阶再做突破,符典当中可是记载有不少威力不俗的二阶上品灵符的。

    至于他为什么有这个自信,可以短时间能够突破制符等级,那就和魏开疆当初夺舍他失败,留下的制符神识有关了,这部分神识全部是关于魏开疆一身制符经验的总汇,丝毫不掺杂其它,相当于一个等待开发的大宝藏。

    得到这些经验以来,他没有丝毫的空闲,不是赶路,就是受伤,直到现在,也没顾得上挖掘这个宝藏,现在终于有这个时间了。

    魏开疆身前的制符品阶高达三阶下品,他确信,借助他的制符经验,自己绝对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将自身制符术提升到二阶上品,同时积攒足够的二阶上品灵符,用以战斗。

    首先就是灵符的选择,他选择了一种名为天罡傀儡符的灵符,这是一种一次性的傀儡符篆,激发后,可以召唤出一尊实力堪比筑基九层修士的天罡傀儡进行战斗,持续时间为两刻钟。

    更为奇妙的是,这些天罡傀儡符如三才符阵一般,同样可以构成符阵,要是可以炼制出三十六张天罡傀儡符,便可以形成三十六天罡大阵,威力足以媲美紫府三层修士,就是刚突破到紫府四层的紫府中期修士,三十六天罡符阵,也能对抗一二。

    不过短时间内绘制出名称虽一,但绘制起来又有些差异的完整版三十六天罡傀儡符是不现实的,所以他决定先绘制出六种来,这样的符阵也可以勉强对抗刚入紫府的修士。

    如此神奇的灵符,早在他看到的那一瞬间,就想绘制出来了,可是受制于制符等级不够,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。

    当然了,这样威力不俗的灵符,想要绘制出来,其所需要消耗的成本

第289章 晋升二阶上品制符师(求订阅!)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